根據公開報道,比心陪練前身為魚泡泡,由魚泡泡團隊於2014年打造,是一款遊戲陪練+技能分享的遊戲陪練。
前段時間因為工作關係再見到他時,他的身上除了一如既往的青春氣息,還有與同齡人不同的沉穩。更重要的是,他也不是三年前那個看上去起的很晚的年輕人,而是一個已經有40多個人的公司的老板了。
對於很多創業者而言,運營一個店鋪跟運營一個公司是有很大區別的。店鋪收益的多少決定了自己收入的多少,而公司運營的如何,決定了公司所有人的收入。這也是為什麽讓我對聚多多有了想深入了解的想法,許加他是如何讓一個小店鋪變成一個有這麽多人的中型企業的?
在交談中,他給我講了他剛創立聚多多時的情景:公司剛建立時,所有人都擠在一間沒有裝修的毛坯房裏,設備也是二手機器。他們當時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店鋪運營上有著深厚的經驗,但是除了這個,就再也沒有其它任何經驗。
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,聚多多都是入不敷出的。
運營上的經驗不能解決市場端的問題,運營的店鋪再好,也隻有一個客戶。騰訊·企鵝智庫曾在今年初發布的《2019-2020中國互聯網趨勢報告》中,以寥寥數語描述廣袤的中國市場逐漸圈層化的特征。
快手、拚多多、趣頭條……互聯網的普及,不僅沒能將信息鴻溝填平,反而有了越來越多的新物種在野蠻生長為一個龐然大物後,才以一種近乎獵奇的方式被主流輿論所發現。陪玩亦是如此,有人看見灰色,有人則看見價值。2019年,京東、拚多多等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微商巨頭紛紛投入巨資布局社區拚團,將在新賽道上一較高低~第三方數據顯示,2018年中國社區拚團市場迎來爆發期,二線城市單城市月超過千萬,區域模式得到驗證,三線城市崛起;社區拚團進入擴品、擴區的規模化擴張階段;美團、每日優鮮等互聯網企業布局,融資額達40億元。
小豬電商稱,相較近十年前團購的火爆程度,目前的社區拚團有過之無不及,電商行業領先者憑借靈敏嗅覺瘋狂湧入:阿裏以菜鳥驛站+手淘入局社區拚團,旗下盒馬鮮生布局二三線城市;京東上線友家鋪子小程序,可直接搜索附近店鋪,並附有拚購、秒殺等,在線下夯實供應鏈基礎;蘇寧小店推出拚團項目蘇小團;美團上線美團買菜;拚多多通過投資上海蟲媽鄰裏團入局社區拚團;美菜上線美家優享和美家優團小程序……之前很多媒體和觀察人士都對社區團購的主要玩家進行過分類分析,他們的分類方法方法通常會基於比如團隊基因、商業模式等,比如會分為服務商和團購公司,生鮮團隊和便利店團隊等等,那麽我們現在可以按照業務體係去劃分,比如蘇寧、永輝這些就是用社區團購給自己的業務賦能,鬆鼠拚拚鄰鄰壹食享會這些就是以社區團購為主營業務。這樣一分類可能有些問題就豁然開朗了:就是蘇寧永輝美宜佳可以幹我為什麽不能幹?誰會抱有這樣的想法呢?其他的那些關注著這些連鎖巨頭的線下商超和連鎖便利店,他們做這個事情的邏輯是順理成章的,對他們來說,做社區團購有兩個主要的轉變,一是從到店到家的轉變;二是從導購與營業員轉變為團長,與顧客的交互從線下延伸到線上,從實體店延伸到線上社群。
(作者:烙鐵頭)